陈王刘宠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他麾下有十万大军,自问并不惧怕张角与韩信。
不过,若是陈国因此发生大战,势必导致国内百姓流离失所,并非他愿意看到。
这些年他不断招兵买马,不就是为了保境安民吗?
原本历史中,在中平年间(公元184年至189年),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
中原各地郡县官兵,弃城而走者,不计其数。
当时刘宠拥有数千张强弩,于是征召境内男丁为士卒,屯驻都亭,守卫陈国。
陈国百姓平素知道刘宠年轻时,勇猛善射,不敢跟随黄巾起义反叛朝廷。
陈国的国相骆俊在天下士人中很有威望,天下饥荒时,各个封国的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赋收入,反而不断遭到抢掠。
有的两天才能吃上一顿饭,流离在外,死于荒野的刘姓王族与侯爵,不计其数。
只有陈国依旧富足、强大,邻郡的百姓纷纷前去投靠,骆俊拿出陈国的全部资财赈济他们,使他们得以保全性命。
陈王因此得到十万将士的拥戴。
无论是北方兖州的曹操,东方徐州的陶谦,南方豫州的袁术,还是京城掌权董卓,后来长安的李傕郭汜,都对陈王刘宠怀有敬意,不敢引兵犯境。
在东汉末年的大乱世之中,陈国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和平与稳定。
一直到了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时,当时已经称帝的袁术向陈国“借”粮食。
陈王刘宠认为袁术大逆不道,乃乱臣贼子,不愿意接见袁术的使者。
国相骆俊却对袁术的使者严词拒绝,并公开批评袁术。
袁术大为生气,于是派之前因杀死曹操父亲曹嵩而投奔自己的张闿为刺客,假借因私事而路过陈国,趁机杀死了没有防备的陈王刘宠与国相骆俊。
陈王刘宠没有儿子,无人继承陈王之位,加上当时淮南在袁术的治理下,非常混乱,陈国受到极大的影响,从此开始衰败下去。
不过,因此可以看出,拥兵十余万的陈王刘宠,在乱世之中,乃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受到各方的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