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蓟镇,三屯营。
明朝初年,此地在行政规划上原本隶属于永平府下辖的迁安县,但因土木堡之战的缘故,明英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重新坐稳了皇位之后,便授意彼时的蓟镇总兵开始进一步强化蓟镇的防务范围。
为了方便统筹全局,彼时的蓟镇总兵胡铺在综合考量之后,决定在迁安县城以北三十里外修筑新城,作为的核心枢纽,因为在营建之初,朝廷征调了三百军户于此地屯田,故而这座新城便得名为三屯营。
嘉靖末年,在东南沿海地区平倭有功的戚继光被调回北方,先是在神机营任职一段时间,而后便调任蓟镇总兵,并奉旨总理练兵事务。
根据当时草原上的蒙古局势,以及蓟镇近乎于荒废的现状,经验丰富的戚继光连上两道奏疏,请求对蓟镇的防务重新进行调整,将蓟镇分为三区十二路,每一区都由副总兵及以上的武将坐镇,而每一路都是由参将协守。
...
...
堡城中的总兵衙门内,角落处的火盆正在噼里啪啦的燃烧着,木炭所带来的燥热感轻而易举便驱散了阴雨天气所带来的寒意,但却无法抹除空气中的肃杀之气。
案牍之后,不怒自威的卢象升默然坐于上首,犀利的双眸逐一掠过署衙中的军将们。
因为他的实在是过于浅薄,兼之年仅二十余岁,哪怕他身上担着天子门生的名头,且洪承畴在调任西南之前曾替他,但蓟镇的本地军将们依旧对他不冷不热。
不过好在天子运筹帷幄,像是早就知晓他所面临的处境一般,于前段时间将尤世威,尤世禄这对在大明军中颇有威望的兄弟调至蓟镇,听候他的差遣,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现如今,就连去年夏天,于凤凰城之战中大放异彩,以一己之力硬抗女真数万大军,让女真大汗努尔哈赤不得不铩羽而归的曹文诏都被暂时调至蓟镇,让他在蓟镇的地位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许多。
诸位,清了清嗓子,卢象升将杂乱的思绪自脑海中隐去,转而有些严肃的开口:如今已是三月下旬,天气日渐转暖。
我等坐镇的蓟镇虽是承平多年,却也不可掉以轻心,以免有宵小作祟。
闻听此话,坐在署衙右侧的本地参将王廷臣则是不以为是的摇了摇头,话语中多少夹杂着一抹劝谏:卢大人此言差矣。
关外喀喇沁部,土默特部已是归顺我大明多年,从未有过违逆之举。
尤其是那土默特部,前段时日刚上表朝廷谢恩,焉敢胡作非为?!
难道他们不想要朝廷的赏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