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刘备上位

刘琦听到蔡瑁急切地提出要“速立新主,稳住大局”,心中先是一愣,随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和冰寒。

“新主?”他几乎要脱口而出,“我父亲尸骨未寒,灵堂未设,你们不思追查真凶,不急商议后事,第一个念头竟是急着‘立新主’?我刘琦,父亲的嫡长子,此刻就站在这里,你们却视而不见,仿佛我根本不存在。这‘新主’二字,绝非为我而提!”

一股强烈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

蔡瑁、蒯良等人如此急切地要跳过他另立他人,只有一个可能。

父亲的死,绝非他们宣称的那么简单。

他们极力要将罪名扣在远在长安的唐王头上,却对近在眼前的疑点含糊其辞,甚至不惜将直言质疑的刘先别驾强行逐出……

他们是在掩盖真相!而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就成了他们阴谋最大的绊脚石和眼中钉。

想到此,刘琦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几乎让他站立不稳。

他下意识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用刺痛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不能慌,更不能怒。”他清楚地意识到,在这座大厅里,自己势单力薄,而蔡瑁等人早已布局周密,掌握了绝对的主导权。

此刻任何质疑和反抗,都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就像他们对付父亲那样。

“必须隐忍。”刘琦艰难地压下几乎要冲口而出的质问,将所有的惊涛骇浪死死锁在心底。

他缓缓低下头,避开蔡瑁那看似悲愤实则锐利的目光,将所有情绪隐藏在低垂的眼帘之后。

“唯有活下去,才有机会查明父亲死亡的真相,才有机会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此刻的沉默,不是屈服,而是绝境中唯一的自保之道。”

消息传至襄阳郊外,隐士黄承彦闭门不出,对女儿黄月英叹息道:“景升公虽无大志,却保荆州数年安宁。如今死于非命,蔡德珪等人却借此大做文章,实在令人不齿。”

黄月英震惊不已:“父亲是说……刘荆州之死另有隐情?”

黄承彦摇头不语,望着窗外纷飞落叶,神色悲凉。

数日后,州牧府内,以蔡瑁、蒯良为首的荆襄世家齐聚一堂,人人面带悲戚,眼底却藏着难以察觉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