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成名的责任!!

何师傅激动得语无伦次,“别说一页,您把这本子都写满了都行!”

刘青山被他的热情逗乐了,然后走到了那个小窗口旁。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他身上投下了一片明亮的光影。他把本子摊在窗台上,那个小小的本子,因为常年揣在兜里,边角已经有些卷起。

他站在那里,垂着眼帘,似乎是在沉思。

何师傅和小王屏住了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了这位大作家的“灵感”。

食堂里依然喧嚣热闹,可这里却寂静无声,同一片空间却存在着两个世界。

刘青山在想什么?

他在想何秋慧。

二十岁,知青回城,待业。

这几个简单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就是这个时代一个最沉重、最庞大的群体缩影。

他太懂了。

《伤痕》为什么会火?

为什么能引发全国性的大讨论?

就是因为它撕开了一道口子,让这整整一代“迷茫”和“被耽误”的年轻人,找到了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

这些返城知青,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广袤的田野和偏远的山村,可当他们终于回到心心念念的城市时,却发现……

城市里,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工作难找。

和社会脱节。

理想破灭。

他们内心充满了“被牺牲”的委屈,和对未来的迷茫。

那么,写些什么好呢?

刘青山不再犹豫。

他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了。

对于何秋慧这样的人来说,简单的加油是苍白无力的。她需要的,是来自《伤痕》作者本人的一种承认与希望。

他拧开钢笔帽,笔尖落在了那张干净的纸页上。

“沙沙沙……”

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了清晰而有节奏的声音。

何师傅“咕咚”咽了一口唾沫,伸长了脖子,一眨不眨地盯着。

刘青山的字,写得并不是那种书法家的飘逸,而是一种刚劲有力、锋芒毕露的行楷。他写得不快,但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力气,要透纸背而出。

他没有写太多的大道理,只是写了几句最平实、却也最有力量的话。

“赠何秋慧同志:”

“伤痕是昨天的记忆,不是明天的枷锁。”

“我们曾被时代耽误,但不应被自己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