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下,这确实是打破僵局、快速切入上海防务核心的最佳途径。
片刻沉吟后,张居正抬头,目光锐利地迎上陈恪:“陈知府所言,深谋远虑,切中时弊!若琉球情势果真如此,确是我大明心腹之患。本官赞同即刻拟本上奏,向陛下及朝廷痛陈利害!至于整军备武之事,关乎重大,本官自会详加研议陈知府所呈方略,并结合实地勘察,尽快提出切实可行的章程。俞将军等干才,本官亦会借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陈恪抚掌,“有侍郎此言,本官心下稍安。我这就去草拟奏章,并与侍郎联署上陈天听!”
议事散去,陈恪回到后堂,脸上方才露出一丝运筹帷幄的疲惫与满意。常乐正端坐案前,核对账目,见他进来,抬眼望来,眸中带着询问。
陈恪快步上前,脸上瞬间堆满了与刚才在议事厅截然不同的、带着几分讨好和得意的笑容:“乐儿,真乃吾之贤内助也!若非你探得琉球虚实,我今日哪能在张叔大面前占得如此先机?这番道理讲出去,任他张居正有千般手段,也得先顺着咱们划下的道走!”
说着便要将脸凑过去。
常乐早已习惯他这般模样,眼疾手快,伸出纤纤玉指,精准地按在他的额头上,将他推离一尺之距,嗔怪道:“去!没个正形!刚议完军国大事,便又来胡闹?大白天的,又想干嘛?”
陈恪握住她的手,嘿嘿一笑:“不干嘛,就是心里高兴。一想到那张前辈此刻怕是在馆驿里对着我送去的方略绞尽脑汁,既要揣摩圣意,又要平衡各方,还得想着如何不被我完全牵着鼻子走……我这心里,怎么就那么舒坦呢?”
常乐无奈地白了他一眼,嘴角却也不自觉地带上一丝笑意:“你呀,也别把张侍郎逼得太紧。此人非是易与之辈,你借他的力推动大局可以,但若算计太过,恐生嫌隙。”
“我晓得。”陈恪收敛笑容,正色道,“眼下大敌当前,内部需以和为贵。我此举,既是自保,也是为他张居正快速立足、施展抱负铺路。是阳谋,非阴谋。只要他真心为了大明海疆,我便与他同心协力。至于将来……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