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医随世变护苍生,残踪袭医撼时脉

素问则为兵丁施针急救,银针刺入内关、足三里穴:“是毒雾伤肺,需先清毒,再补肺气。这‘解毒汤’用甘草、金银花熬制,大家分服,能预防毒雾伤害。”

流民们虽有惊慌,却无人逃离 —— 老妇的孙儿已退热,他们更愿相信灵枢等人。一位青壮年流民主动说:“先生,我愿当公卫员!帮着消毒、发药,绝不让邪祟破坏!”

巳时末,消毒车重新调配完毕,公卫员培训完成,安置区的秩序渐渐恢复。灵枢望着忙碌的身影,对素问道:“动荡之时,民心最是重要。公卫防线不仅是防疾疫,更是防恐慌 —— 只要百姓信任,再乱的局,也能守住。”

素问点头:“是啊,医道随世变,繁世兴精医,乱世固公卫,这正是我们作为医灵转世的使命。若不能随世而变,医道便成了死理,护不住苍生。”

此时,墨宗匆匆赶来,带来消息:“灵枢先生,周边州县流民区也出现‘毒消毒车’情况,怕是余孽在大规模破坏公卫防线,想借动荡引发疫瘴!” 灵枢脸色骤变:“看来,一场针对动荡医卫的危机,已在蔓延。”

三、午时新业护职业安康:适业医护应新求

午时的阳光炽热,汴京 “纺织工坊” 内机器轰鸣,女工们坐在织机前,手指快速穿梭,却不时揉着肩颈、捶着腰 —— 新兴纺织业带来经济活力,也催生了 “肩颈劳损”“腰肌劳损” 等职业疾痛,空气中弥漫着棉絮与草药的混合气息,形成 “新业医卫气”。灵枢、素问带着墨家 “职业护具研发仪” 赶来,仪器能根据不同工种的劳损特点,定制护具;旁置 “劳损康复仪”,泛着淡蓝,正为女工缓解不适 —— 这是道墨医艺适配社会新需求的探索,亦是医道 “应需而变” 的体现。

午时三刻,女工阿翠扶着腰,龇牙咧嘴地走来:“灵枢先生,我这腰疼了半个月,坐下织机就疼,夜里也睡不好,再这样下去,怕是要丢了饭碗。”

灵枢让阿翠站在研发仪前,仪器扫描后,屏幕(墨家机关显像)显示 “腰肌劳损,因长期弯腰织机所致”:“阿翠莫急,‘新业有新疾,医卫当适配’。墨家这研发仪能根据织工的劳损部位,定制‘护腰’,内置弹性机关,能支撑腰部,减少弯腰压力;再配合道家‘通络按摩仪’,每日辰时、申时各用一次,半月就能缓解。”

墨宗取出定制好的护腰,青铜卡扣泛着淡光:“这护腰按墨家‘仿生支撑’原理制作,比普通布条护腰更贴合,还能调节松紧。之前染坊的工人,用类似护具配合按摩,一月就不疼了,现在能正常干活。”

素问则为阿翠示范按摩仪的用法:“‘职业护安康,需养亦需防’。这按摩仪能按压肾俞、委中穴,缓解腰肌紧张;再教你一套‘织工养生操’,每织半个时辰,做一次‘转腰扩胸’,能预防劳损加重。道家讲‘动则不衰’,新业虽忙,也需劳逸结合。”

阿翠戴上护腰,试着弯腰,惊喜地说:“不疼了!真的不疼了!以后我再也不用怕丢饭碗了!” 午时四刻,工坊主赶来,看到女工们试用护具、康复仪,赞许道:“灵枢先生,你们这职业医护真是及时雨!之前因劳损辞工的女工不少,现在有了护具与康复法,既能留住工人,又能提高效率!我们愿出资推广到所有纺织工坊,还请你们多研发些适配不同工种的医具!”

小主,

灵枢点头,取出《职业安康手册》:“这手册写了纺织工、染工、铁匠等不同工种的劳损预防与康复方法,配合护具使用,效果更好。墨家的研发仪可留在工坊,按需定制护具,让职业医护真正适配新业需求。”

可就在这时,一位试用护具的女工突然痛呼:“我的肩!好疼!” 墨宗快步上前,发现护肩的机关竟被调至 “紧绷档”,女工的肩颈已泛红,护具表面泛着幽绿 —— 是残踪气!“不好!护具被动了手脚!” 灵枢立刻取下护具,用圣火草粉末擦拭,“余孽想让护具变成‘伤具’,让女工以为职业医护有害,破坏新业医卫推广!大家别慌!重新检查所有护具,更换被污染的!”

工坊主愤怒地说:“这些人真是丧心病狂!连女工的饭碗都要砸!我这就派专人看管护具,绝不让邪祟再动手脚!”

午时末,护具重新更换完毕,女工们陆续回到织机前,戴着护具,不时做着养生操,工坊内的氛围重新热烈。灵枢望着这一幕,对墨宗与素问道:“社会新业层出不穷,医道也需随之创新 —— 新业有新疾,便有新医护,这才是医道永续的根本。”

墨宗点头,突然发现研发仪的底座上,刻着墨家矩尺纹与道家阴阳纹 —— 是墨瑶祖师的印记!他快步叫来灵枢,灵枢袖中的青铜符剧烈颤动,墨瑶祖师的虚影缓缓显现,手中捧着一尊青铜 “社会医脉秘鼎”:“灵枢、素问、墨宗,此鼎中藏‘社会医脉密钥’,是开启终南山‘社会医坛’的关键!秘坛中藏着道墨两派‘医随世变’的终极典籍,记载着不同社会阶段的医卫适配之法,若被残踪气污染,医道将无法随世而变,后世再遇社会变革,苍生将无医可依!今夜子时,秘坛守护最弱,你们需携密钥前往,守住医脉与时脉的协同根基!”

虚影渐渐淡去,灵枢握紧袖中的青铜符,心中清楚:职业医护的探索,不仅是应新求,更是为了守护 “医随世变” 的核心传承 —— 这正是医灵转世的终极责任。

四、未时道墨秘典定方向:渊源互融明世医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汴京 “医脉适世阁” 内,烛火通明。阁中摆着墨家《适世器械录》、道家《随世医理》、道墨合编的《世医融典》,还有墨家 “世医推演仪”—— 青铜制的仪身刻着社会阶段(繁世、乱世、新业)与对应医卫方案,能推演不同场景的医护效果;灵枢、素问、墨宗正带着弟子们研读秘典,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历史的厚重感。

墨宗翻开《适世器械录》,指着其中一页:“你们看,这是墨家先祖应对战国乱世的‘流民消毒车’,与我们现在用的公卫消毒车一脉相承;还有应对秦汉新业(冶铁)的‘铁匠护具’,原理与今日的纺织工护具相通 —— 墨家器械的核心,便是‘随世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