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能量之门的瞬间,并非简单的空间转换,而是一种存在层面的升维与沉降的错觉。仿佛穿过了一层温暖而厚重的液态光幕,外界灵韵枢纽的喧嚣与规则流光瞬间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仿佛连思维都能凝固的绝对寂静与秩序。
三人站稳身形,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们屏住了呼吸。
这里并非金碧辉煌的殿堂,而是一片无垠的、仿佛由纯净星光编织而成的虚空。脚下是光滑如镜、倒映着漫天星辰的黑色“地面”,不知由何种材质构成,触感温凉,却又仿佛没有实体。头顶和四周,是缓缓旋转的、由无数细密光点构成的星云漩涡,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份浩如烟海的知识或一段被封存的历史。
而在整个空间的最中央,悬浮着一颗巨大无比的、如同由液态水晶构成的多面体。它无声地自转着,每一个切面都流动着不同的规则符文和数据洪流,散发出一种包容一切、洞悉一切的智慧气息。这就是主控圣殿的核心——星灵族集体智慧与文明数据库的终极载体。
“我们……真的进来了。”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她感觉自己的生命星辰之力在这里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的约束,变得更加内敛和顺从,似乎不敢在这等神圣之地肆意张扬。
星萤的银光也收敛到了极致,它传递来的意念充满了敬畏:【这里……好安静,又好……浩瀚。我感觉自己像一粒尘埃。】
赵生源的目光则第一时间锁定了中央那巨大的水晶多面体。他的“初始星火”与“心核之光”传承在这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游子归家。他能感觉到,他们苦苦寻求的“规则避障”理论,就在那核心之中。
“走,去那里。”赵生源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率先迈步,走向那悬浮的核心。苏晚和星萤紧随其后,在这片寂静的星空殿堂中,他们的脚步声(如果那能称之为脚步声)微不可闻。
随着靠近,那水晶多面体似乎感应到了他们的到来,尤其是赵生源身上那同源的气息。其中一个面向他们的切面缓缓亮起柔和的光芒,表面的符文流动速度加快,最终凝聚成一个清晰的操作界面和一道引导性的精神波动。
“欢迎,继承者。基于临时权限,开放部分非核心数据库及‘规则避障’理论框架访问。”
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入了正题。这很符合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智能系统的作风。
赵生源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意识沉入接口。“初始星火”作为引导,“心核之光”作为密钥,开始全力接收和解析那名为“规则避障”的庞大信息流。
苏晚和星萤守在一旁,不敢打扰。苏晚看着赵生源瞬间进入物我两忘的深度冥思状态,周身开始荡漾起玄奥的规则波纹,心中既期待又担忧。期待的是获得对抗终极威胁的方法,担忧的是赵生源刚刚经历苦战和重伤初愈,如此高强度的信息接收是否会再次对他造成负担。
时间在这片永恒的星空殿堂中仿佛失去了意义。
赵生源的意识,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规则避障”的理论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激进。它并非一种单纯的防御术法或能量护盾,而是一种涉及存在本质、信息层面伪装、乃至对因果线进行有限干涉的系统性技术。
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对规则的理解和特定能量(如“初始星火”或高度提纯的灵能),在个体或造物周围,构建一个动态的、自我更新的“信息滤网”和“存在弱化层”。这个避障并不直接对抗“归墟之影”的抹除力量(那被证明是徒劳的),而是致力于让受保护者在“归墟之影”的感知体系中,变得“无关紧要”、“似是而非”或者“难以解析”,从而达到“规避注视”的目的。
其中涉及到的技术难点极多:如何精确模拟宇宙背景辐射级别的信息噪音?如何让自身的存在属性在规则层面呈现出“低价值”或“已归档”状态?如何在不触动更大因果反噬的前提下,对连接自身的特定因果线进行“模糊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