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难点都如同天堑。星灵族显然在此研究了无数岁月,留下了海量的推演数据、失败案例和部分可行的技术路径,但距离完美的“避障”仍有一段距离,否则他们也不会最终覆灭。
赵生源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他的“初始星火”在这种高强度的思维运转下,仿佛被投入熔炉的矿石,经受着反复的锤炼。那些复杂的规则模型、悖论逻辑、信息编码技术,与他自身的认知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融合。
他看到了星灵族尝试利用集体意识共鸣构建大型避障的宏伟蓝图,也看到了他们因某个计算失误导致整个实验星系被加速熵增的惨痛教训;他看到了他们试图创造“规则替身”来吸引火力的奇思妙想,也看到了替身失控反噬的可怕记录……
不知过了多久,赵生源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星渊眼眸中,少了些许之前的锐利,多了几分深不见底的沧桑与智慧,仿佛刚刚亲身经历了星灵族漫长而悲壮的探索历程。他的气息更加内敛,周身萦绕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感。
小主,
“生源?”苏晚第一时间察觉到他的苏醒,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状态,“你怎么样?成功了吗?”
星萤也凑了过来,银光中充满了期待。
赵生源看向她们,点了点头,又缓缓摇了摇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前所未有的凝重:“理论框架和部分基础技术,已经初步掌握。但是……‘规则避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危险。它并非万能护身符,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他伸出手指,一缕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能量在他指尖萦绕,这能量似乎不存在,又似乎无处不在,正是他初步尝试模拟的“避障”雏形。“构建和维护真正的避障,需要持续消耗巨大的心神和特定的高阶能量。而且,根据星灵族的记录,即便是成功的避障,也并非永久有效,需要根据‘归墟之影’的感知模式变化而不断调整升级,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宏伟而空寂的圣殿核心,语气低沉:“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星灵族最后的不甘……他们并非没有技术,而是在最终时刻,‘归墟之影’展现出的‘清理’方式,超出了他们所有理论的应对范畴。那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无法理解、无法防御的‘格式化’。”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熄了苏晚和星萤刚刚升起的喜悦。希望近在眼前,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法突破的绝望之壁。
看到她们眼中露出的失落和茫然,赵生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振作起来,语气重新变得坚定:“但并非没有意义!至少,我们知道了方向,知道了该如何隐藏自己,延缓被发现的进程。这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且,‘避障’技术对于应对‘虚空编织者’这类基于规则和信息感知的敌人,同样具有奇效!”
他看向苏晚和星萤,眼神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决断:“我们需要时间消化这些知识,并将其与我们的力量体系结合,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此地不宜久留,圣殿的能源似乎也并非无限。我们该离开了。”
做出决定,赵生源不再犹豫,他操控意识,开始有选择性地复制和下载“规则避障”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以及星灵族关于宇宙规则、能量运用的一些通用知识,将其封存入“初始星火”和“心核之光”的内部。他不敢贪多,深层次的传承需要时间和实力去解锁,贸然接触只会撑爆自己的意识。
完成资料备份后,他引导着苏晚和星萤,循着来时的感应,缓缓退出了这片星空殿堂。
当他们再次穿过那扇乳白色的能量之门,回到灵韵枢纽所在的球形空间时,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主控圣殿的寂静与浩瀚依旧萦绕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