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新农具扬名

东西最终还是被收进了宫库,与无数无人问津的贡品堆放在一起,就此蒙尘。

失望的消息传回淮安。

陈庸、蔡邕等人暗自叹息,只觉得印证了当初的忧虑:如此利国重器,竟然不受重视……唉,大汉气数尽矣。

众人或哀叹,或气愤。

唯有刘骏,听完使者的回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或沮丧,只有平静。

“知道了。”他只说了三个字,挥手让使者退下。

窗外工造监方向,那里日夜锤声不息。

真正的回应,不在庙堂,在田垄之间。时间会撕碎所有的傲慢与偏见!

转眼已近春耕时分。

工造监的匠棚里,炉火熊熊。

王锤头赤膊上阵,古铜色的皮肤上油汗混合着煤灰。

他死死盯着铁砧上那块烧得通红的犁铧钢坯,手中重锤精准地砸下。

“侯爷给的这‘曲辕犁’图,妙啊!”

旁边一个专攻木器的老匠头,正带着徒弟小心翼翼地刨削一根韧性极佳的硬木犁辕。

老匠不时拍拍犁身,兴奋感叹:“此物省力,灵便,老把式一看就懂。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徒弟接口笑道:“师傅,还有那三脚耧,下籽又快又匀,也是神器。”

“哈哈,徒儿言之有理。”

在大量匠人说笑声中,第一批成品相继组装完成。

当那曲线流畅的曲辕犁和结构精巧的三脚耧被拉到城外新开垦的试验田边时,闻讯赶来的老农们围了一圈,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怀疑。

“这犁……弯的?能使得上劲?”

“三个腿下种?不都乱套了?”

刘骏亲自到场,没多话,指着一个体格健硕的老农:“老丈,你试试这曲辕犁。”

老农将信将疑,套上耕牛,扶着那弯曲的犁辕,试着往前一推。

牛开始发力,犁头轻松地切进板结的土壤,翻起深褐色的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