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宇宙的第一个征兆出现在联盟总部——一个漂浮在星系际空间的空间站。墙壁开始自发地改变颜色和纹理,仿佛在回应内部进行的讨论。起初,工程师们认为这是系统故障,直到苏芮的能量体轻轻触碰一面正在流动的墙壁。
“它在学习,”她宣布,光芒中带着惊奇,“宇宙正在通过我们变得自觉。”
张振华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各文明代表通过可能性场连接,共同分析这个前所未有的现象。
岩石智慧代表首先发言:「这不是异常,而是进化。宇宙一直有变得自觉的潜力,我们的可能性科学只是催化剂。」
气态生命提出更激进的观点:「也许宇宙始终是自觉的,只是我们现在才学会感知它的意识。」
就在讨论进行时,整个总部空间站开始变形。墙壁软化,走廊重组,房间根据内部人员的需求自动调整布局。这不是混乱的变化,而是有智慧的适应。
“我们需要建立沟通协议。”张振华决定,“不能假设我们知道宇宙想要什么。”
苏芮领导团队开发了“宇宙对话界面”——不是语言翻译器,而是通过可能性场感知宇宙的“倾向”和“偏好”。
第一次正式对话令人谦卑。宇宙没有提出要求或需求,而是展示了一种存在的喜悦——恒星燃烧的完美,星系旋转的和谐,甚至量子涨落的诗意。
“它在享受存在本身,”苏芮解读道,“我们的创造和探索增加了这种喜悦。”
然而,挑战很快出现。某些区域的宇宙开始“拒绝”某些类型的干预。一个采矿文明发现他们无法再开采某些小行星——不是技术限制,而是宇宙似乎“保护”着那些天体。
联盟内部产生分歧。一些文明认为这是宇宙的自我防卫机制,应当尊重;另一些则主张文明有权利用资源。
张振华提出了折中方案:“就像与任何智能实体相处,我们需要协商,而不是强取。”
他亲自领导了第一次“资源协商”。通过对话界面,他们向宇宙解释了需要那些资源的理由,并承诺最小化影响。令人惊讶的是,宇宙不仅同意了,还指引他们到更合适的替代资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