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广场还浸在夜色里,路灯在潮湿的地面投下昏黄的光晕。
林骁半跪在旗杆基座旁,战术手套的指尖正沿着水泥缝隙摸索,昨夜他叩出的空洞回响此刻成了最精准的坐标。
老方法靠得住。他低笑一声,从战术包里摸出折叠铲,铲刃刚触到水泥就激起细碎的尘屑。
挖到三十厘米深时,暗灰色的诡雷外壳终于露了出来——和下水道那批不同,这枚诡雷缠着银色导线,像条毒蛇盘在地下水箱旁。
林骁摘下战术头盔,从领口摸出个磨得发亮的老式听诊器。
橡胶耳塞塞进耳孔的瞬间,他的呼吸轻得像片羽毛。
导线里的电流声在耳中放大,像春蚕啃食桑叶,又混着液态汞流动的细微震颤。毫秒级延迟。他喉结动了动,左手捏住双红线,右手的剪刀悬在半空。
监控室里,沈砚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
热成像画面里,林骁的影子缩成个紧绷的句号,而三百米外的钟楼顶端,三个红点突然从通风口钻了出来——正是。
锁死其他制高点。沈砚敲了敲屏幕上的钟楼通风口,留这个,让他看见猎物。
操作手抬头欲言,触及他眼底的冷光又把话咽了回去。
沈砚的拇指摩挲着战术笔杆,笔帽上的军徽被磨得发亮——那是三年前秦翊在边境战场塞给他的,留着,等收台那天用。
此刻,秦翊的轮椅正停在升旗台侧翼的阴影里。
小豆蹲在他脚边,替他系紧作战靴的鞋带。鞋带松了。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手指却故意在他脚腕上按了按——那是他们的暗号,确认他还能感知痛觉。
秦翊的右手搭在轮椅扶手上,钢制指节在夜色里泛着冷光。
右眼的纱布被晨露浸得发潮,左眼却亮得惊人,像团压在灰雾下的火。
他能听见广场外的车流声渐起,能听见观礼台工作人员调试设备的低语,最清晰的是旗杆在风中轻晃的吱呀声——那声音和二十年前血牙岭上,陈铮护着的那面旗,晃得一模一样。
秦队,全国直播信号接通了。沈砚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
下一秒,广场四周的电子屏同时亮起。
镜头扫过空荡的升旗台,最后定格在秦翊脸上。
右眼的纱布,左眼的微光,还有那道从眉骨贯穿到下颌的旧疤——弹幕瞬间被他还能看见吗?的追问刷屏,却在三秒后被另一条覆盖:他不需要看见,他就是旗。
钟楼方向的风突然变了。
秦翊的左眼皮猛地一跳。
残存的听力捕捉到一丝金属伸缩的轻响,像蛇蜕下最后一片鳞。
那是狙击枪校准镜筒的声音,二十年边境生涯里,他听过七次——每次都有人死,每次都有人把旗举得更高。
沈砚。他对着耳麦低语,放他开枪......但不能让他命中。
沈砚的呼吸顿了顿,目光扫过监控里钟楼通风口的红点。明白。他说,指尖按下战术笔的开关,笔帽的军徽闪了闪——那是行动开始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