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原本门可罗雀的破败厂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邮递员每天都要送来厚厚几大摞信件,办公室里临时找来的几个临时工,拆信拆得手都软了。
信封各式各样,有的工整,有的随意,里面装着的信纸更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用作业本撕下来的纸写的。
“快看这个,爽口佳,说喝了咱们的汽水爽口又佳!”
“这儿有个沁芳,文化人儿起的吧?”
“哈哈,这个有意思,‘透心凉’,直白!”
“还有叫南极冰的,听着就解渴!”
办公室里,大家一边分拣信件,一边念着那些千奇百怪的名字,时常爆发出阵阵笑声。
征集活动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不仅在报纸上,甚至在一些单位的黑板报、居委会的通知栏里,都有人讨论着该起个什么好名字。
年轻人觉得这方式新鲜有趣,积极参与。
张忠文看着那堆积如山的信件,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对着陆青阳直竖大拇指:
“青阳,我是真服了你了,这还没开工呢,名气就先打出去了,这一百块钱花得值,太值了!”
经过几天的紧张筛选和讨论,结合来信的推荐频率和名字本身的寓意、响亮度,他们最终从数千份来稿中,选定了一个呼声很高、也让陆青阳眼前一亮的名字“沁爽”。
这个名字,“沁”字带着水分渗透、滋润心田的清凉感和舒适感。